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衛教專欄

Print
    氣喘病人之居家照護
    一、什麼是氣喘?
    是氣管及支氣管對多種刺激物產生過度敏感的反應,造成支氣管狹窄、阻塞及發炎,是 一種呼吸道慢性發炎的疾病,可藉由良好自我照顧降低氣喘發病率及再住院率,以提高生活品質。
    二、誘發因素:
    分為過敏原及非過敏原兩類,過敏原,如:塵蹣、灰塵、花粉、黴菌、棉絮、動物的毛、藥物、空氣懸浮無微粒等; 非過敏原:病毒、香菸、氣候驟變、刺激性味道、劇烈運動、壓力等有關,有些藥物如:阿斯 匹靈、顯影劑、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劑,也可能會引發。
    三、氣喘會有那些症狀?
    氣喘症狀感冒很象,但如果久咳不癒、胸悶、甚至會喘,呼吸時有咻咻的喘鳴聲,就有可能是氣喘。氣喘症狀可能在早晨或是夜間特別明顯,但症狀的變異性很大,也並不一定所有症狀都會出現。當您懷疑自己可能是氣喘,請前往胸腔內科門診由專科醫師評估。
    四、有效控制氣喘的目標:
    1. 輕微或沒有慢性症狀(包括夜間症狀)。
    2. 很少急性發作,且症狀很輕微。
    3. 沒有緊急求診的記錄,不需要或很少使用急救型支氣管擴張劑。
    4. 日常活動(包括運動)不受限制。
    5. 尖峰呼氣流速接近正常值,且早晚差異小於20%。
    6. 輕微或沒有藥物引起的副作用。
    五、居家照護重點:
    1. 自我保健方面:
    A. 耐心接受治療並與醫師密切配合,依照醫師指示規律服藥,勿擅自停用藥物,按時返回門診接受治療及追蹤。
    B. 最好與家人或朋友同住,以預防氣喘發作時無人協助就醫而致生命危險,常有氣喘發作的病友,家中可準備氧氣筒備用。
    C. 請隨身攜帶氣喘卡片,卡片上應註明氣喘病人用藥、劑量,以備發作時他人可立即協助就醫。
    D. 戒菸,是最重要也是有效的治療,可至家醫科戒菸門診由專業的醫療人員協助。
    E. 定期施打流感或肺炎鏈球菌疫苗,減少被感染的機會,引發急性氣喘發作。
    F. 辨認氣喘發作的症狀:如咳嗽、喘鳴、胸痛、胸悶或呼吸困難,如果連續使用吸入性藥物三次仍無法緩解,應立即就醫,以防發生生命危險。可使用尖峰吐氣流速計,監測藥物控制情形,於每日早晨及傍晚固定時間各測量一次,病情穩定時 每日測量一次。
    尖峰吐氣流速計使用說明:游標在綠燈區(為理想值之80-100%)時,表示狀況穩 定;在黃燈區(為理想值之60-80%)時,應注意是否伴隨日/夜間有咳嗽、喘鳴、呼吸 短促或胸悶等症狀,可使用吸入型支氣管擴張劑來改善症狀;當尖峰吐氣流速計在 紅燈區(為理想值之60%以下)時,請立即使用吸入型支氣管擴張劑並服用口服類固 醇,若用藥後症狀未改善,應立即就醫。
    2. 飲食方面:
    A. 攝取新鮮均衡的飲食,維持體重於理想範圍內,肥胖者可適度減重,有利改善肺功能。 B. 建議每日增加水果及蔬菜的攝取量,並減少飽和脂肪和乳製品之攝入量。
    C. 如不須限制飲水,成人每日最好攝取2000CC水份,使痰變稀較易咳出。
    D. 盡量避免食用含過敏原或易誘發氣喘發作的食物,或刺激性過強、冰冷或性質寒涼 的食物(例如:蛋、蝦、魚、牛奶、菸酒、瓜、筍、綠豆芽等)。
    3. 環境維護方面:
    A. 保持通風及乾淨,預防蟑螂、老鼠及黴菌滋生。打掃時應避免使用掃把,改以吸塵 器或濕抹布擦拭,以減少塵埃飛揚。
    B. 家中寢具選擇易洗的太空被或防蟎寢具為宜,每隔一至二週以55-60℃的熱水清洗;避免使用毛毯、地毯、厚重窗簾和沙發。
    C. 避免接觸過敏原:如花粉、灰塵、黴菌、絨毛玩具,或吸入刺激性的氣霧:如二手 菸、煙霧、香水、芳香劑、蚊香、樟腦丸、殺蟲劑、燒香、油煙、髮膠、汽油味或 油漆味等。 D. 使用吸塵器及空氣清淨機減低室內的過敏原及維護空氣品質,並使用除溼機保持室 內相對濕度低於50%。
    4. 運動與休息方面:
    A. 運動前需暖身15分鐘,先使用預防性吸入型藥物,運動時亦需攜帶藥物備用,以預防氣喘急性發作。
    B. 從事運動時應儘量使用鼻子呼吸、使用口罩或噘嘴呼吸,以減少換氣時的呼吸道的水份散失。
    C. 可依自己體能程度選擇運動種類,以增加肺活量,尤其以游泳最佳,水面上的飽和水氣可大幅減少運動換氣 時呼吸道的水份散失。
    D. 應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生氣、憤怒、焦慮、緊張等情緒,儘量保持心情 靜與穩定。
    參考資料 1. 高立晟、游婉茹、張惠英(2021).一位氣喘與肺阻塞重疊急性惡化個案之急診照護經 驗.馬偕護理雜誌,15(1),35-45。https://doi.org/10.29415/JMKN.202101_15(1).0004 2. Alwarith, J., Kahleova, H., Crosby, L., Brooks, A., Brandon, L., Levin, S. M., & Barnard, N. D. (2020). The role of nutrition in asthma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Nutrition reviews, 78(11), 928–938. https://doi.org/10.1093/nutrit/nuaa005 3. Lommatzsch, M., Buhl, R., & Korn, S. (2020). The Treatment of Mild and Moderate Asth ma in Adults. Deutsches Arzteblatt international, 117(25), 434-444. https://doi.org/10.32 38/arztebl.2020.04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