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醫藥常識

Print
    聯絡人:吳承哲       資料來源:藥劑科       聯絡資訊:t873209@ptvgh.gov.tw       

    藥物過敏怎麼辦

    •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
    • 建檔日期:106-04-05
    • 更新時間:110-10-14

    為使藥害能被早期診斷治療,近年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積極推動民眾認識藥物過敏6大前兆症狀-“疹”、“破”、“痛”、“紅”、“腫”、“燒”,期望有效預防嚴重不良反應發生,本次委託藥害救濟基金會進行的民調顯示,近八成民眾知道皮膚紅疹可能是藥物過敏前兆症狀,但對於黏膜症狀的認知仍有不足;且有七成的民眾誤以為藥物過敏可能只會在用藥後立即發生,而缺乏用藥期間亦可能發生的觀念。

    提醒民眾,用藥後可能發生紅疹的症狀也須留意眼睛、喉嚨、口腔等黏膜是否有所受損。任何人都可能發生藥物過敏,用藥期間要注意身體反應,尤其是初次使用、或曾造成不適症狀的藥品,用藥時需保持警覺,一出現藥物過敏早期症狀時,應立即回診並告知用藥史,早期診斷治療可降低不良反應嚴重度。因為藥物種類或免疫反應機轉不同,部分過敏反應會在24小時內發生,但也有部分過敏反應可能延遲至兩、三個月才出現。過敏反應除了皮膚不良反應外,若用藥後發生心悸、呼吸困難,或出現不明原因的明顯疲倦、噁心、黃疸、茶色尿等症狀,皆可能是嚴重不良反應前兆,應儘速就醫。

    食藥署就藥害救濟給付常見的可疑藥品,如抗癲癇藥品(carbamazepine、phenytoin、lamotrigine)、降尿酸藥品(allopurinol)及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s)等,曾數次函請各醫療院所於藥袋上加註其可能發生罕見但嚴重之皮膚不良/過敏反應等警語。本次調查結果顯示,70歲以上的受訪者對藥袋標示注意程度及過敏症狀認知度皆偏低,而高齡者易患許多慢性疾病,用藥種類繁多、頻次複雜,使其成為用藥問題的高危險群,食藥署建議醫療人員可善用簡單易懂圖示化「藥物過敏早期症狀自我檢視表」(如附檔)作為溝通工具,加強用藥前衛教。

    再次雞婆提醒,民眾可於用藥期間保留藥袋或處方紀錄,若出現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並提供藥袋或處方紀錄供醫療人員參考;若曾有藥物過敏史,即使不確定藥物名稱也應告知醫療人員。食藥署同時提醒醫療人員,倘遇病人出現疑似不良反應之症狀,應瞭解病人是否服用藥害救濟給付常見的可疑藥品,及早給予適當處置,以免延誤治療時機,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老人跌倒常見的危險因子有那些?

    (一)社會人口學因子
    1.年齡:老人跌倒的風險隨年齡增加而上升。
    2.性別:年老女性跌倒的風險大約是男性的兩倍。 這可能是因為年老女性留在家中以及做家事的時間比男性多,故在家中跌倒的風險較高。年老女性視野依賴性增加,體能降低,誘發肌力收縮速度減慢。
    3.種族:高加索人老人跌倒的盛行率比蒙古種人高。非洲裔美國人跌倒的風險較白人低 23%。跌倒風險的種族差異可能與文化或健康狀態的不同有關。
    4.獨居:獨居老人跌倒的風險較高乃是因為其中大部分是年老女性。
    5.住於機構:住於機構的老人跌倒的風險較高,亦較常跌傷或發生骨折,其平均發生率約每年每床1.5 次跌倒, 大約是社區老人的三倍,而住醫院的老人跌倒的風險則介於住於機構的老人與社區老人之間。
    6.其他如有跌倒史,缺乏運動,日常生活活動功能(ADL)或/及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功能(IADL)失能,自評健康不佳,害怕跌倒等也是跌倒之危險因子。

    (二)身心功能、疾病與用藥
    1.移動能力:步態與平衡 是老人跌倒的重要危險因子, 通常呈現在步態速度、變異性、步寬、移動障礙及軀幹定位錯誤。
    2.疾病:心臟病、中風、高血壓、糖尿病、關節炎、巴金森氏症、慢性呼吸性疾病及大小便失禁等均為已知老人跌倒重要危險因子。視力不良與老人重覆跌倒有關且與跌倒風險呈劑量相關。除了視力之外,其他如視野減少、對比敏感度受損及白內障等均與跌倒風險有關。雙眼視力、視深感覺及對比敏感度對於防跌所需之步態平穩及物體辨認非常重要。
    3.藥物:研究發現一些藥物可導致老人的跌傷風險增加:例如抗精神病藥物; 胰島素; 麻醉止痛藥、抗痙劑、抗憂鬱劑; 抗精神病藥物、抗焦慮藥/鎮定劑。使用多種藥物可能增加副作用例如平衡失控或暈眩等。
    4.生理失調及心智狀況等;例如姿勢性低血壓和跌倒的關係可能由於自主神經失調、藥物、體液流失或長期不動所致。有失智或憂鬱症狀者較易忽視環境中之危害而增加跌倒之風險。憂鬱症狀者跌倒風險較非憂鬱症狀者增加。

    (三)環境因子
    1.戶外環境:寒冷或酷寒的天氣、地面不平或照明不 足會增加跌倒風險。
    2.居家環境:居家環境之潛在危害包括:照明不足; 牆壁亮度不夠; 地板潮濕、髒亂、太滑;地毯太小、磨損、未固定好;走道堆放雜物; 階梯無欄杆, 踏板模損、不平、粗糙。 建築設計忽略老人需求,可能危及老人安全。

    (四)行為與環境互動:

    不安全的社區或居家環境與老人身體功能衰退有關,且可能與老人內在因子相互作用後,導致跌倒。因此,在老人跌倒後,除了審視其居家環境外,應更進一步瞭解老人與環境之互動方式:例如在浴廁轉身移位技巧不佳,在暗處避險不及或因分心而碰撞,或因鞋子與地板模擦力變化,以及環境友善程度不足,或對於環境不熟悉等。

    • 相關檔案
      1. 新聞稿附圖-藥物早期症狀自我檢視表
    :::